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6 21:09:53
◎2023年,占蘋果全球98%供應鏈支出的187家供應商中,有157家在中國有工廠生產蘋果的產品。其中,70多家在廣東有工廠,例如富士康、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領益智造、長盈精密、鵬鼎控股等。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日前,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杰夫•威廉姆斯)探訪了即將正式投運的深圳應用研究實驗室。據(jù)悉,該實驗室將增強對iPhone、iPad、Apple Vision Pro等產品的測試和研究能力,并深化與本地供應商的合作。值得關注的是,此行,他還與鴻海集團董事長兼CEO劉揚偉參觀了富士康觀瀾工廠的iPhone生產線,以及與領益智造董事長兼總經理曾芳勤一起參觀了領益智造工廠的智能產線。
近年來,蘋果越發(fā)關注供應鏈的情況。今年3月,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曾現(xiàn)身上海,并直稱:“對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我覺得沒有比中國更為重要的地方了,過去30年我們一直不斷地在拓展我們在中國的供應鏈,而且不斷地在加大投資。”
或許印度等新興市場具有一定的成本優(yōu)勢,但中國供應鏈具備的穩(wěn)定性和高效仍然是其他地區(qū)無可替代的。2023年,占蘋果全球98%供應鏈支出的187家供應商中,有157家在中國有工廠生產蘋果的產品。其中,70多家在廣東有工廠,例如富士康、立訊精密、比亞迪電子、領益智造、長盈精密、鵬鼎控股等。
公開資料顯示,領益智造主要從事精密功能件、結構件、模組及充電器等業(yè)務,產品主要應用于AI終端設備及通信、汽車、光伏儲能等行業(yè)。
據(jù)悉,領益智造自2009年開始為蘋果供應Mac零部件而成為供應商。如今,它為蘋果包括Mac、iPhone、iPad、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AirPods等在內的所有產品提供幾千種模組件和零部件。
據(jù)蘋果方面介紹,本次,杰夫•威廉姆斯主要參觀了領益智造位于廣東東莞的模組件和零部件生產工廠,具體包括模切沖壓連續(xù)流車間、CNC數(shù)控加工車間、陽極氧化生產車間,以及領益智造研發(fā)中心展示區(qū)。
杰夫•威廉姆斯參觀領益智造產線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其中,在模切生產線,運用套切技術和特殊排布,可以將原本生產大尺寸產品所產生的廢料用來制作小尺寸產品,從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通過增加永動機構裝置,能夠讓線體的稼動率提升一倍;沖壓連續(xù)流生產線則利用連續(xù)模料帶連接所有的制程,包括沖壓、清洗、焊接、檢驗和包裝。
循環(huán)清洗系統(tǒng)和模塊化焊接設備是這條產線上的創(chuàng)新技術。模塊化焊接設備幫助提升了自動化設備的通用性,經過模塊化設計的設備,在產線切換中只需替換一部分的裝置,這樣可以縮短30%以上的線體切換時間,提高了線體稼動率的同時,也減少了設備投資。模塊化設計理念正在延伸到不同的設備上,包括檢驗和包裝工序。
陽極氧化是給金屬產品上色與表面防護的一種工藝,全自動陽極氧化生產線能夠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控制,能夠監(jiān)控配方并回收化學品和廢水,并且車間里有很多自動引導車在運行,它們在生產線之間進行產品搬運、與自動上下料設備進行對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與產品的接觸。
此外,領益研發(fā)中心的展區(qū)展示了一些產品的設計、開發(fā)、生產和測試過程,以及3D打印技術在模切模具上的應用。
業(yè)績方面,領益智造2023年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41.24億元,同比下降1.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1億元,同比增長28.50%。分行業(yè)來看,消費電子占比高達89.60%,營收為305.73億元,同比減少3.55%;汽車占比4.97%,營收為16.97億元,同比增加43.61%。
另據(jù)公司發(fā)布的2024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億元至7.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52%~37.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5億元至6.5億元。
對于業(yè)績變動的原因,公司解釋稱:“新業(yè)務收入規(guī)模大幅度提升,但盈利能力與原有業(yè)務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受行業(yè)競爭加劇等多種因素影響,公司綜合毛利率有所降低;預計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事項產生的損益較去年有所減少,主要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價值同比降低所致。”
眾所周知,蘋果于每年9月推出新機,按照慣例,每年年中都是iPhone新機的關鍵備貨期。當前,富士康廠區(qū)也迎來了每年的“蘋果季”。以深圳地區(qū)為例,富士康深圳觀瀾、龍華科技園正旺季招工,其中,觀瀾科技園IDPBG(數(shù)位產品事業(yè)群)主要負責生產、組裝、測試蘋果手機。
杰夫•威廉姆斯參觀富士康觀瀾工廠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7月26日下午,蘋果副總裁、大中華區(qū)董事總經理葛越在微博上發(fā)文稱:“我們在富士康觀瀾看到了iPhone生產的最新進步。我們熱切期待與這里乃至全中國的供應商繼續(xù)攜手創(chuàng)新。”
7月中旬,有報道稱,蘋果對iPhone 16系列的備貨目標進行了微調,調整后的備貨目標約為9000萬部。從此前蘋果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公布的“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來看,即將于9月發(fā)布的iPhone 16系列將成為蘋果首款人工智能iPhone。
外界認為,上調iPhone 16系列備貨量似乎意味著蘋果對新機的信心增強。不過,一位產業(yè)鏈人士曾對記者分析稱:“其實在iPhone發(fā)售前,備貨量相較往年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上下10%的浮動都是正常范圍內,但市場會比較敏感。2023年,iPhone新機備貨量差不多是8500萬部左右,全年大概在2.3億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