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日本片,国产精品偷窥女精品视频,欧美老妇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午夜福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 <s id="2ymhs"></s>

    <acronym id="2ymhs"></acronym>

    <ol id="2ymhs"></ol>
        <s id="2ymhs"></s>

      •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8月1日起停售高預定利率壽險產品?有險企總精算師稱收到通知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8 23:31:33

        每經記者 袁園  涂穎浩  張宏    每經編輯 廖丹    

        7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人身險部已對人身險公司進行窗口指導,根據(jù)窗口指導的意見,要求險企于8月1日前停售預定利率不匹配的產品。

        每經記者獲悉,有保險公司總精算師確認收到了上述通知

        此外,有機構內部發(fā)文,從8月1日起在售的以下人身險產品停止銷售:普通型產品定價利率高于3%;分紅險產品定價利率高于2.5%;萬能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高于2%。

        有業(yè)內人士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監(jiān)管一直要求行業(yè)自律,停售是必然的,畢竟3.5%的利率還是太高了,停售相關產品也是為了防范利差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停售收益率較高的產品并非是空穴來風,早在4月份,監(jiān)管部門曾就產品開發(fā)約談多家保險公司總精算師,明確產品開發(fā)主體責任,在產品定價上的要求為:普通產品預定利率上限3%,分紅產品上限2.5%,萬能產品保證利率上限2%。長期來看,這是體現(xiàn)監(jiān)管防范利差損風險的信號。

        一位受訪保險公司總精算師此前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全面退出估計在7月份。”從記者獲悉的消息來看,這一預言顯然已經成了現(xiàn)實。

        其實,這并不是監(jiān)管首次釋放防范利差損的信號。為了防范行業(yè)的利差損風險,監(jiān)管部門曾于2019年下調過一次預定利率。2019年8月30日,將長期年金的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執(zhí)行標準由“復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復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此后一段時間,4.025%的年金險逐漸淡出市場,預定利率3.5%的產品開始站上C位。

        而此次“告別3.5%”的信號釋放后,受制于投資能力和資本金的限制,一些采取激進定價策略的中小公司正在陸續(xù)停售相關產品;頭部壽險公司也不曾缺席此輪銷售熱潮,一些代理人催促客戶趕在所謂的“6月30日停售期限”抓緊“上車”。

        對于消費者而言,當3.5%預定利率產品全面退出后,保險產品還有吸引力嗎?此前就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預定利率下降后,增額終身壽險等產品面臨漲費20%。這對保險銷售端而言無疑是個不利的消息,市場存在對保費斷崖式下跌的擔心。

        根據(jù)機構測算結果,當預定利率從3.5%下調到3.0%后,終身壽險、年金險、健康險、兩全險和定期壽險,對應的毛保費漲幅分別為19.5%、18.4%、16.4%、7.5%和3.5%。從利率敏感性排序來看,終身壽險>年金>重疾>兩全>定期壽險。

        不過,東吳證券樂觀預計,即便預定利率下降(從3.5%到3.0%),對追求保本長期穩(wěn)定收益的客戶影響不大。“相比2021年初重疾險炒停后長期健康險銷售持續(xù)低迷不同的是,當前儲蓄型業(yè)務外部銷售環(huán)境是持續(xù)且明顯改善的,或者說即使沒有炒停,儲蓄型業(yè)務表現(xiàn)本來就不差。”

        “告別3.5%”后,保險產品吸引力還剩幾何,這個答案只有市場知道,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利率 壽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