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30 17:26:41
◎本次事件也是韓國繼2014年世越號事件后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應急事件。
每經編輯 高涵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特約記者 譚志康
當地時間29日晚10時15分,韓國首爾龍山區(qū)梨泰院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踩踏事故。截至當地時間30日下午5點,事故已經造成153人遇難,此前報道稱有82人受傷。本次事件也是韓國繼2014年世越號事件后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應急事件。
據韓聯社10月30日報道,事件發(fā)生在長度僅45米,寬度僅4米左右的梨泰院“四季美食街”,是位于首爾地鐵六號線梨泰院站1號出口旁的一條地勢陡峭的小巷。正常情況下,這里僅能容納5-6名成年人并排同時通行。
事故發(fā)生時,大批群眾聚集在此參加萬圣節(jié)活動。根據韓聯社對現場民眾的采訪,當時“小巷過于擁擠,人進不去也出不來”,場面一度“無法控制”,后來有人突然跌倒,踩踏事故便開始發(fā)生。
而在踩踏發(fā)生后,由于急于回家的群眾過多,周邊主要交通干道出現交通堵塞的狀況,這也為對傷者的及時救援產生了一定困難。
事故發(fā)生地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韓聯社
10月30日凌晨,在韓國首爾市龍山區(qū)梨泰院洞一帶,救護人員在現場工作。
圖片來源: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事故發(fā)生后,151名遇難者的遺體被分散安置在首爾市與京畿道的39個醫(yī)院中,這也為遇難者身份確認和失蹤者家屬尋人造成了極大困難。有失蹤者家屬接受媒體采訪時反映,自己聯系了多個醫(yī)院的急救中心也未能找到失蹤者。不少失蹤者親友只能輾轉于多個醫(yī)院尋找親人蹤跡。據韓民族新聞10月30日報道,截至當地時間今天下午5時,事故發(fā)生地附近的漢南洞居民中心收到了4024件失蹤者申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踩踏事故可能并非“毫無征兆”。援引韓聯社報道,早在事故發(fā)生前一日,梨泰院就聚集了數萬名群眾,當時便有人指出如此巨大的人流量可能造成大型事故。
另外,有輿論認為,首爾市廳和龍山區(qū)廳雖然在之前拿出了對應政策,但在事故發(fā)生當天并沒有進行有效的現場管控,這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10月30日在韓國首爾踩踏事故現場拍攝的警戒線。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