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2-07-04 21:26:01
每經(jīng)編輯|何小桃 易啟江
“進過方艙的不要、陽過的不要”。據(jù)新聞晨報報道,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求職者遇到的問題。
記者記錄了幾位感染者 治愈出院后的求職受阻記,同時也隨機走訪了浦東和松江兩區(qū)的一些勞務中介,試圖求證在當下的上海,有過新冠陽性確診經(jīng)歷的求職者,找不到工作到底是個例還是普遍的情況。
上海方艙志愿者陽性康復后求職遭拒
六月的上海依然熱得讓人悶得慌。22時許,在上海臨港某寫字樓的地下室里,陳峰習慣性地找了幾個紙箱子,熟練地把紙箱沿著縫隙撕開,將紙板平鋪在水泥地上,這就是他今晚的“床”,旁邊放了一瓶水、充電寶和幾盒蚊香。
陳峰晚上睡覺的地方。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準備入睡時,一束刺眼的手電筒燈光突然打了過來,原來是寫字樓的保安,保安提醒他和同伴們,不允許打地鋪,盡快離開。陳峰只得起身,收拾好他的全部行李,走到戶外,一番尋找后,他將希望寄托在不遠處公園內(nèi)的涼亭里。這已經(jīng)是自6月1日起離開方艙后,他在上海的第30天。
陳峰是湖北十堰人,今年28歲,單身未婚,父母都在農(nóng)村務農(nóng),身體不大好。他之前一直在廣東工作和上班,在電子廠、工地都工作過,隨著疫情的反復,他也做了很多防疫方面的工作。
4月7日,通過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介紹,他和其他幾位同伴從廣州來到上海,打算在方艙做志愿者,開始給的價格是一天工資800塊,陳峰心想,賺錢的同時,也能為抗疫做一份貢獻,這個工作還不錯。12日開始,陳峰便正式進入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里面工作。
保障證,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4月20日這天,陳峰被安排上夜班——從凌晨三點到第二天早上九點,當天晚上上班前要抗原檢測,陳峰被檢查出了兩條杠,同時他也出現(xiàn)四肢無力、嗓子痛等癥狀,隨后即被確診為陽性并在方艙內(nèi)接受治療,直到治愈出院。
出院以后,陳峰沒有固定的住所,找住宿的時候,一些小旅館發(fā)現(xiàn)他4月兩次核酸檢測記錄為陽性,就拒絕了他住宿的要求。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眼下,陳峰只能暫時露宿在臨港的公園里,晚上就睡在公園的椅子上,害怕蚊子咬得睡不著,他買了蚊香。他將行李放置在公園另一處“隱秘的角落”, 一大桶水、一個大書包裝得鼓鼓囊囊、一個大黑色垃圾袋里面裝滿衣服雜物,所有東西堆在角落里,用雨布蓋著藏好。
陳峰行李,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陳峰一邊“流浪”,一邊找一份臨時的工作。在他加的幾個微信群里,不管是電子廠、還是保安、快遞分揀員等,都在招聘要求里寫到:“陽過的不要、進過方艙的不要。”這讓他有點錯愕,自己這樣的情況難道就找不到工作了嗎?在網(wǎng)上看工作的同時,陳峰也打算去招聘現(xiàn)場去碰碰運氣。
6月15日,背著雙肩包,拉著行李箱的陳峰,走在浦東新區(qū)周浦鎮(zhèn)的一個公交車站旁,看到路旁有人擺著招工廣告的易拉寶,招工的人看到陳鋒,問道:“兄弟,你有沒有在方艙里待過?之前陽過沒有?”陳峰想起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的很多招聘廣告里特別提到的這一條,不敢告訴對方自己曾經(jīng)陽過,便試探性地回了句,“沒有啊。”沒想到對方熟練地說道,“那你打開手機里的隨申辦,我看看你近兩個月的核酸檢測記錄怎么樣。”聽罷,陳峰無奈地搖了搖頭,離開了公交車站。
迪士尼招聘信息。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歐姆龍招聘信息。圖片來源:新聞晨報
陳峰把自己的遭遇發(fā)在了和其他方艙工友一起建的微信群里,很快就有其他人回復,表示也遭遇了和他相類似的情況。
劉碩和陳峰一樣,他們一起從廣州來上海,并在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里一起擔任志愿者工作。也曾被確診為新冠感染者,治愈出院后復陽過兩次,再次出院后,在隔離酒店隔離了一周多。
劉碩從隔離酒店出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但他看到很多招聘廣告里都寫道:陽過的不要、進過方艙的不要。
同樣,來自于山西忻州的曾鳴在蘇州和上海的求職之路同樣坎坷。在上海務工的他此前曾感染過新冠,治愈出院后的他,先是去了南通隔離,隔離結束后去了蘇州, 但蘇州幾家電子廠都要求查驗近兩個月的核酸檢測記錄,屢屢碰壁的他只好打道回上海。
記者隨機走訪部分勞務中介:
“不要陽過的”
在浦東秀沿路康新公路一帶,集中了大量勞務介紹所,沿街店面一字排開,此地是上海最大的勞務市場之一。我們走進的第一家中介“XX人力”主要業(yè)務是為各大快遞公司招工,記者在一邊試探性地問了句:“陽過的不行嗎?”前臺小哥遲疑了一陣:“……有陽的話可以問問別的企業(yè)。”
當被告知記者曾于4月份因為新冠陽性入住過方艙后,邊上另一名求職者插了句:“4月份的話就沒事。”
此時前臺小哥詢問:“進廠工作可以嗎?有些廠查得不嚴。張江那里有些做醫(yī)療器械的小廠,應該可以,工資6500元/月差不多。”
沿著康新公路右拐到了秀沿路,是一家專招餓了么騎手的中介。接待我們的一名年輕女員工告知,只要符合年滿18周歲和沒有犯罪記錄兩項條件,就可以報名。但是廠里不接受曾經(jīng)的陽性感染者。
離開餓了么騎手中介,我們來到“XX勞務派遣”店面,在聽說記者曾經(jīng)陽過后,接待我們的小哥回答得有些語無倫次:“陽過……不要緊。有很多廠不行,但有的廠沒事,達豐可以。”
在隨后記者走訪的幾家工廠,招工人員也表示不接受陽過的人員。
中新網(wǎng)評論:別戴著“陰陽”眼鏡看人!
針對此事,中新網(wǎng)評論表示,抗擊疫情已有段時間,我們對病毒的認知也今非昔比,感染病毒從來不是什么“原罪”,對康復者區(qū)別對待更無法理解。在就業(yè)過程中設置如此門檻,無疑會對曾經(jīng)的感染者造成了二次傷害。
根據(jù)《傳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毒蜆I(yè)促進法》第三十條也明確,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
專家也曾證實過,“新冠患者治愈出院、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yī)學觀察后,他們體內(nèi)已產(chǎn)生相應抗體,根據(jù)疾控專家研究,目前還沒觀察到造成傳播的案例。”
所以,別戴著“陰陽”眼鏡看新冠康復者,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認真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用人單位歧視新冠康復者,心中無情、腦中無知、目中無法!新冠康復者,不要畏懼那些無情、無知、無法的中傷,康復后的你就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不要放棄你的積極、樂觀、向上!
網(wǎng)友評論
不少網(wǎng)友表示
確有此事
有網(wǎng)友說
這就是招工歧視
個別網(wǎng)友認為
這樣做也有企業(yè)的考慮
有網(wǎng)友擔心
這樣還有誰會去做志愿者?
也有網(wǎng)友呼吁
這樣的事必須妥善解決
到底是誰在制造歧視?
他們曾為抗疫做出過貢獻
我們應當給予他們一定的保護
希望有關部門
能夠幫助他們
使他們應有的權利得到維護
你怎么看?
編輯| 何小桃 易啟江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jīng)濟新聞綜合新聞晨報、中國新聞網(wǎng)、新民晚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_501145978
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