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0 20:23:44
◎聚芯智造擬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公司的產品廣泛適用于各類金屬線材、金屬管材的拉制和電磁線的漆層涂覆。
◎聚芯智造系上市公司精達股份的控股子公司,精達股份及其子公司也是聚芯智造近年第一大客戶。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聚芯智造對精達股份的銷售占營收的84.89%、83.39%、80.49%。這讓聚芯智造存在關聯交易占比較高的風險,以及銷售渠道單一帶來的競爭劣勢。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文多
近日,安徽聚芯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芯智造)在全國股轉系統(tǒng)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擬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聚芯智造主營業(yè)務為各類線材用模具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適用于各類金屬線材、金屬管材的拉制和電磁線的漆層涂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聚芯智造系上市公司精達股份(600577,SH)的控股子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84.51%,而精達股份及其子公司也是聚芯智造第一大客戶。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聚芯智造對其銷售額分別占營收的84.89%、83.39%、80.49%。
圖片來源:聚芯智造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聚芯智造實現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586.36萬元、2654.90萬元、1644.06萬元,其中對控股股東精達股份及其子公司的銷售額分別為2195.48萬元、2214.09萬元、1323.48萬元,在營收中占比均超過80%,這讓聚芯智造的客戶集中度較為明顯。
對此,聚芯智造表示,精達股份目前是國內特種電磁線行業(yè)的龍頭公司、國際電磁線市場規(guī)模位居前列,在產品質量、技術、規(guī)格等方面要求較高,且需求較大。公司常年為精達股份提供各類電磁線用模具產品,可以幫助公司積累電磁線模具產品的生產經驗、加強公司的產能規(guī)模,并且可以為公司帶來長期穩(wěn)定的現金流,有利于提高公司整體實力。
但是這也讓聚芯智造存在關聯交易占比較高的風險,以及銷售渠道單一帶來的競爭劣勢。聚芯智造表示,相較于行業(yè)內排位靠前的競爭對手,公司銷售渠道較窄,市場占有率和客戶資源仍有待提升。但是,公司正積極開拓新客戶,擴張銷售渠道,努力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規(guī)模。
同時聚芯智造提示風險表示,如果公司未來不能規(guī)范關聯交易,不能有效執(zhí)行相關的內控管理制度,相關關聯交易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進而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
另外,聚芯智造還存在客戶和供應商重合的情況,ReaMagnetWireCompany,Inc在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均為公司第二大客戶,同時也是公司2019年度、2021年1~6月前五大主要供應商之一。聚芯智造稱,公司向其銷售的產品主要為聚晶涂漆模具,主要由國產原材料生產;公司向其采購的原材料為進口GE模芯主要生產拉絲模具,銷售客戶主要為國內客戶,上述購銷不屬于委托加工業(yè)務。
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聚芯智造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28.81萬元、961.14萬元、626.61萬元。2020年,在營業(yè)收入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聚芯智造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公司加大研發(fā)力度,研發(fā)費用增加從而使2020年的凈利潤有所下降。
圖片來源:聚芯智造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2019年、2020年,聚芯智造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202.48萬元、359.78萬元,研發(fā)費用占營業(yè)收入比重分別為7.83%、13.55%,2020年研發(fā)費用較高主要系公司相關折舊攤銷增加及委托外部開發(fā)費用增加所致。
對于研發(fā)的重要性,聚芯智造在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中闡述道:那些產能和品種無法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技術研發(fā)能力較弱、無法通過提高技術和產品標準化而降低生產成本、產品一致性較低的企業(yè),往往由于缺乏資金,訂單不足、利潤微薄而無法支持后續(xù)的技術、設備投入,致使競爭力愈發(fā)薄弱。
或因此觀點,聚芯智造提出了新產品研發(fā)計劃,提升公司現有研發(fā)和檢測能力,以滿足公司業(yè)務規(guī)模不斷擴張的需求。未來三年內,聚芯智造將圍繞公司主營業(yè)務產品,拓展智能設備、工業(yè)互聯網的研發(fā)及銷售,增加營業(yè)收入規(guī)模。
同時,加大研發(fā)力度也是聚芯智造應對毛利率下滑風險所采取的措施。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1~6月,公司各期毛利率分別為79.66%、78.66%、81.73%,2020年有所下滑。聚芯智造表示,隨著公司進一步拓展新業(yè)務及開拓新產品,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風險,因此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fā),保持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同時加強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成本發(fā)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