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日本片,国产精品偷窥女精品视频,欧美老妇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午夜福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 <s id="2ymhs"></s>

    <acronym id="2ymhs"></acronym>

    <ol id="2ymhs"></ol>
        <s id="2ymhs"></s>

      •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驚心動魄24小時,鄭州特大暴雨受困者說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2 10:53:59

        每經記者|丁舟洋    每經實習記者|林姿辰  李佳寧    每經編輯|梁梟    

        473774927230860288.jpeg

        一場看似平凡的夏季暴雨,沒有阻擋鄭州人的出行腳步。

        他們是出車謀生的出租車司機,是要趕赴自己生日宴會的大學畢業(yè)生,是帶領著團隊沖業(yè)績的企業(yè)管理者,是要去醫(yī)院接姑姑回家的侄女……盡管看到大雨降落數日,盡管收到了短信提示,他們還是有要扮演的人生角色,生活還是要繼續(xù)推進,不是么?他們都這樣想。

        從昨天(7月20日)開始,事情開始變得不對勁了。暴雨演變成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積水漫過路面、漫過車頂、漫過地鐵隧道。交通癱瘓、通訊癱瘓,城市不再安全,出行在外的他們,成為暴雨中的受困者。

        7月21日,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他們時,他們都已獲救。有驚無險,原來是這世上最珍貴的四個字。他們的故事,是這座特大城市1200多萬人的片段。在24小時經歷生死時速,看到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人性的微光。

         

        1994401440199598080.png

        最絕望的時候心想和媽媽在一起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1994401440199598080.png

        講述人:大學畢業(yè)生、鄭州地鐵5號線乘客張柯(化名)

        “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什么叫死里逃生,謝謝老天爺,生命里最好的生日禮物  2021.7.20 鄭州沙口路地鐵站。”

        2021年7月20日22點44分,我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在此之前,我剛剛從被困近五個小時的地鐵中獲救。

        7月21日是我生日,本來20號下午想叫幾個好朋友出去一起吃個飯,但雨下大了怕他們不方便,還是和家人一起出去,卻沒想到碰到了這樣的事。

        我和媽媽大概五點四十左右從海灘寺站上車,上車后列車就一直在臨時???。后來向前開了一分鐘左右又停了下來,我看到司機在車廂前后端來回跑了一趟,那會兒我們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又等了差不多十分鐘,車開始向后開,然而僅僅開了一小段就立馬停了下來。這時候有乘客發(fā)現車廂開始進水了,并且水位在不斷上升。

        十分鐘后,司機帶著乘客向列車前部疏散,并且打開了第一節(jié)車廂的車門引導乘客通過應急通道向外撤離。這條應急通道在隧道側面,平時是供工作人員通行的。但水位上升的速度非常快,等我走到第一節(jié)車廂的時候水流突然變得特別急,一些已經離開地鐵的人又撤了回來。我們也趕緊又向后走,為他們騰出地方。

        所有人都很惶恐,但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不過,當時很多人可能都和我一樣還沒有覺得事情到了特別嚴重的情況。

        回到車廂后司機迅速封閉了車門,但水位上升太快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地鐵座位的高度,并且還在快速地上漲。

        因為沙口路和海灘寺兩個站之間正好是一個斜坡,車頭方向靠近沙口路站,地勢高一些,而我又在第一節(jié)車廂,水位相對來說是低的,但水仍然淹過了我的胸口,后面車廂的乘客更是直接淹到了脖子。車廂外因為停電太黑了,雖然我隱約感到外面水確實很高,但具體我也看不清楚。

        大家一開始都還比較平靜,互相安慰打氣,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但后來隨著車廂內氧氣越來越稀薄,我明顯感覺到心跳加快、喘不上氣,所有人都面臨著缺氧的問題,像災難電影里的情節(jié)一樣。

        一些乘客的情緒開始有些失控,很多人都在哭著和家里人打電話。我沒有和家人聯系,因為我媽媽就在我旁邊。媽媽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力量,讓我能夠在那樣的情況面前依然保持鎮(zhèn)定。

        最絕望的時候我在想,和媽媽在一起,即便是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當時地鐵已經被水沖得向左側傾斜,所以左邊的水高一些,右邊的水低一些。有位大哥看到右邊水位低,就直接拿滅火器把車廂的玻璃砸開,我們的呼吸才變得順暢了一些,他救了我們全車的人。

        有一個大叔一直在安撫大家的情緒,還有一個姐姐一直在聯絡外界,并告訴我們最新的救援情況,這都令我們安心不少。

        后來,救援人員打開駕駛室的門,拉了一條軟繩進來,讓我們拉著那根軟繩走過了列車與緊急通道間湍急的水流。水流很急,而且列車門與旁邊的應急通道間有一個巨大的縫隙,沒有辦法跨過去,只能把整個人除了頭以外都埋進水里,抱著軟繩才能摸了過去。先是孕婦、老人、兒童,并且看到的幾個小朋友狀態(tài)還都不錯,被大人抱著救了出去。我們是比較靠后才走,出去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出去后我們在地鐵口等安排,那會兒路面積水很深,來了幾輛軍用卡車把我們接到了嵩山飯店休息,7月21日早上七點,終于又回了家。

        7569332056810207232.png

        嵩山飯店會議室 地鐵5號線獲救乘客安置點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剛開始得救的時候我光顧著高興,今天上午回想起來,才感到一陣陣后怕。不過現在想來,全市甚至全國的人民都在幫助我們,就沒那么怕了。只覺得生命可貴,要珍惜生命,更要珍惜身邊的人。


        1994401440199598080.png

        餓到渾身發(fā)抖,如果這雨今天再下一天,我恐怕……

        1994401440199598080.png

        講述人:出租車司機李勇軍

        車開到原陽地段,路面的水已經干了,通訊也很暢通,還有兩三公里就到新鄉(xiāng)了。太好了,我終于要回家了。

        回想昨天下午到今天中午的經歷,短短20多個小時,對我們這些受困暴雨中的人而言,簡直是漫長的煎熬。

        我今年47歲,是河南新鄉(xiāng)人,駕齡13年,來鄭州跑出租車9年了。這場特大暴雨,是我有生以來遇到最驚險的時刻。這場大雨從上周就開始了,但我還是如常出車。

        昨天(7月20日)下午兩點,我拉到一個乘客,她是從鄭州回別的地方的,手里還拿著行李箱,可是火車已經不發(fā)車了,她就想讓我把她送到高速路口與來接她的家人匯合??墒且坏礁咚俾房谝豢矗呀浄饴妨?。

        車上的女乘客慌了神,跟家里打電話,說著說著就哭起來。我始終安慰她,說沒事兒,即使你的親人接不到你,我也把你送到酒店。后來她的家人開著車子接到了她,她下車時還留給我一把傘,說:“謝謝師傅,讓我一直待在車里,不至于在雨里受凍。”我說:“你回家的路真難,現在該我回家了。”

        把她安全送到后,我想回自己在花園口的家??墒怯暝较略酱螅椒e越深,我看到立交橋下有兩輛車已經被淹到反光鏡了。我的車往高架橋路口那一停,半個車轱轆一樣深的積水向我的車尾洶涌而來,讓我感覺完全無法控制,把我嚇壞了。駕駛經驗的直覺告訴我,最安全的方案,還是只能回到高架橋上。

        高架橋上是安全的,一排排車停在橋上,都不敢下去。車里不缺油、不缺水、不缺電,也是相對安全的。可另一個麻煩來了——沒有吃的。我有低血糖,沒有吃的就會頭暈、心發(fā)慌。到昨天晚上八點左右,電也停了,手機沒信號。我女兒知道我這個身體癥狀,一直問我在哪里,可是聯系不上。

        這是一個難眠之夜,我把座椅放下來,閉著眼睛,實在太餓了就喝點水。一直到快今天(7月21日)中午,手機信號有了恢復,還斷斷續(xù)續(xù)的,我趁有信號時,給我女兒發(fā)了定位,我女兒把我的求助信息發(fā)到網上。這時候我已經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了,渾身發(fā)抖、心臟亂跳。

        有一個路過我車的出租車同行師傅搖下車窗對我說,北三環(huán)文化路可以下。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往那個方向走。一位好心的姑娘看到我女兒發(fā)的求助信息,跟我通上了電話,在文化路下橋口處,她騎著自行車在路邊等我,給我送上兩包方便面、一袋牛奶、一瓶礦泉水。食物吃下去,我感覺好多了。

        繼續(xù)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我又拉了兩個乘客,一個也是我的同行,他的車被淹了,人在馬路上困了一夜,還有個同樣在外面困了一夜的路人給我招手,我也停車了。

        我跟他們說:“我不收你們的錢,但也沒辦法送你們到指定地點了。反正我要往北走,順著我回家的路,看哪個地方你們方便,就把你們放下來。”把他們放下后,結果沒到花園口,我聽說花園口也被淹了。

        我媳婦跟我打電話說:“你回新鄉(xiāng)老家吧,你一個人在鄭州,我們都不放心。”所以我又調轉車頭,往新鄉(xiāng)開。

        今天傍晚,我終于到家了!和妻子女兒團聚,特別特別感謝那個為我送食物的小姑娘。昨晚在高架橋時,我還在想,如果這雨明天再下一天,我恐怕就……唉,真的不敢想。通過這次,平平安安,就是最好。


        8825242119506070528.png

        暴雨來臨,我在搶險時,愛人和白血病姑姑被困車內超20小時

        1994401440199598080.png

        講述人:朱曉東(化名),一個上司、一個群主、一個丈夫

        從昨天(7月20日)下午開始,我覺得不對勁兒了。那時候,我和往日一樣上班,卻發(fā)現雨下的特別大,朋友圈里有人說車被淹了,我就下去看我的車,也已經被淹了。

        當時政府已經通知的災情的嚴重性,我們公司就放假了,等到我把員工送回家后,已經下午五六點了。所有人都很忙,一切事情都令人措手不及,我也沒有給我的愛人打電話去詢問她的情況。

        按照原計劃,我愛人要把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出院的姑姑接到老家蘭考縣,走高速開車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這意味著中午11:30就接到我姑姑出院的愛人,應該在下午一點就平安抵達。

        可是,雨勢超過我的想象。等我送完員工,驅車走上高架橋之后,橋面已經水泄不通。路上漂的全是車,我和很多人一樣,選擇“棄車”步行。一下車,我感覺自己像闖進了高度八九十厘米的兒童泳池,哪怕是我一米八的個頭,水位一下子沒過我的半截身子,第一次知道走路也會那么艱難,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力量。最后,短短五公里的距離,成年人平日步行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而我在水里艱難前進了4小時。

        6782296076244595712.png

        被洪水淹沒的鄭州街道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我還記得,當時還有個人拿個棍子在前面探路,看有沒有下水道或者井蓋。沒有人知道前路有沒有磚頭,水位高到連自行車倒了都看不見。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我的愛人和姑姑已經在車里被困20個小時,而9點抵達小區(qū)的我發(fā)現,新的狀況向我涌來。

        鄭州家里小區(qū)的災情異常嚴重。有的住戶害怕自己的車被淹,把車停在了出入口,導致整個的公路都被堵,有的別墅區(qū)也有漏洞,而這些是作為小區(qū)群主、物業(yè)委員會領頭人的我必須去管理的。從組織挪車,到裝麻袋防洪抗災,再到補別墅區(qū)的漏洞,等到忙完這些,能喘口氣的時候,時針已經指向了凌晨4點。從小區(qū)抗洪現場回到家里,很多人的身上都帶了傷口,我的腳也不能走了。

        可我心里還有更重的擔憂。昨晚11點的時候,我的愛人給我發(fā)了一個位置定位,但之后沒有說任何的話,等我給她打回去,想告訴她把車停在高處的時候,電話就已經不通了。凌晨4點回到家后我開始瘋狂聯系她,但發(fā)現已經聯系不上。雖然身邊的親戚朋友一起聯系,但電話那頭始終沒有回音。

        這顯然不正常,我開始在腦中思考能解釋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從醫(yī)院到家,油量肯定是夠用的,而且我還叮囑過愛人記得再加點油和帶上充電寶,那么能解釋此刻“失聯”的,似乎只有這場不尋常的暴雨,他們是不是被困了?

        如果他們真的被困,就意味著姑姑的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脅。兩個月前,她就查出患有白血病m5,這種病最忌諱一直保持一個動作,不能走動;而對于心臟下埋有滯留管,剛因為血栓在醫(yī)院打了三天針的姑姑來說,在私家車的狹小空間里不能舒展,其后果難以想象。

        “報警。”這是沖入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

        110,不通;120,不通;119,不通;紅十字會,也不通。后來,我知道了,在那種情況下,家人“失聯”隨時可能在鄭州市1000多萬人身上發(fā)生,可以說市內同胞們都在受災害之苦。

        自救成為唯一的出路。我找到朋友,在各種群里發(fā)布失聯的詳細情況,然后又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發(fā)了一條,小區(qū)里的住戶也都在幫我這個群主轉發(f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求助信息被轉了幾百條,也發(fā)到成千的群里,甚至有能量比較大的朋友幫忙把求助信息送上了新浪的熱搜和百度的熱點。

        于是,手機鈴聲開始一刻不停地響起,全是陌生人的問詢。我還記得有個陌生人打過來說自己就在那個位置附近,可以騎著電動車過去看看能不能幫到忙。短短的十幾分鐘,就有100多通電話和不計其數的消息傳遞過來,等我一一回復后,兩撥救援隊也已經抵達現場。

        可惜的是,因為手機定位不太準確,無法確定我的愛人在橋上還是橋下,這也讓我更加憂心:橋上救援隊上不去,橋下救援隊走了兩次沒有找到。我只能寄希望于和更多人聯系,托更多人幫忙,可是結果卻都不理想。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凌晨五點,無數次嘗試后,我終于打通了愛人的電話。

        根據愛人的描述,她和姑姑晚上11:30辦完出院手續(xù)之后就開車,但因為中途走錯路了,就直接轉到高速上,結果走到了京港澳就開始堵車,幾次繞車后她們就堵到高架橋上了,并在車里一直待到今天凌晨5點。因為愛人沒有去加油,也沒有帶充電寶,她直到5點天亮的時候才把車重新打著,手機重新開機。

        石頭落地,這是我當時的真切感受,在新聞里聽到有人遇難的消息后,起碼我確認了自己的親人此刻至少還是活著的,這已經足夠安慰人心。

        于是,在得知愛人被困的確切位置后,我又聯系到救援車隊再次出發(fā),但是上橋還是一個難題。這時,有群眾自發(fā)地去進行一些疏導指引,逐漸讓車緩慢前行。

        這時候,擺在救援隊伍面前兩個選擇,我愛人應該開車往下走,還是繼續(xù)原地等待救援車輛與她匯合?往下走,沒有人知道橋底下的積水中是什么,還要穿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并行的混亂車道;繼續(xù)等,姑姑的身體還能再扛住另一個不吃不喝的20個小時嗎?

        最終,我的愛人決定開車往下走,幸運的是,她們平安開了出來。今天下午,她們已平安抵達最近的親戚家。

        歷時20多個小時的驚險故事好像平穩(wěn)落幕了,我也表現得思路清晰,從容不迫,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看著周邊的水位不斷升高,建筑不斷沒過新高度,車輛逐漸被淹,地鐵被灌溉,火車公交停運......而你還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身在何方,怎么可能做到淡定?你只會在腦中想象他們面臨危險的可能。

        同時,我不僅要照顧到自己的家庭,還要照顧到整個小區(qū)2500多戶背后的6000多家鄰居。如果我不管不組織,他們怎么辦?作為一個上司,我還要照顧到公司員工是否完全到家,要送他們回家。這就是20多個小時里,我需要解決掉的極其錯綜復雜的事情。

        所幸,現在塵埃落定,我能做的是快點給到每一個關注這件事的朋友回復,我希望把平安的消息傳遞回去。

        6777169807243348992.png

        記者手記|生死救援還在繼續(xù)

        講完自己過去24個小時的暴雨驚魂記,朱曉東對所有幫助過自己的陌生人說了一聲“謝謝”。

        他說,在這個時期,有外界的人愿意去了解災區(qū)受害者的情況,去深入地去了解他們需要什么,是當下最讓更多人知道遇到這些事情怎么處理,怎么去尋求幫助的辦法之一。

        雖然我們這篇報道是在驚魂一夜后,由那些有驚無險的受困者向我們講述劫后余生的故事,但還有些人,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這場暴雨中。

        暴雨還沒有結束。新鄉(xiāng)市氣象臺于2021年07月21日22時35分繼續(xù)發(fā)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3小時內,新鄉(xiāng)市全區(qū)強降水持續(xù),累計降水量將達100毫米以上,強降水可能引發(fā)城市內澇和山區(qū)地質災害。

        7月21日,三位每經記者已在鄭州匯合。關于這場災情的后續(xù)和災難背后的原因,我們還將持續(xù)關注。

        記者:丁舟洋 實習記者:林姿辰 李佳寧

        編輯:梁梟

        視覺:劉青彥

        視頻編輯:祝裕

        排版:梁梟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