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09 15:46:10
四季度對絕大多數投資機構來說是個投資淡季,但S基金依然被業(yè)界所追逐。不過記者注意到,盡管S基金已經在投資成本方面獨具優(yōu)勢,但卻并沒有那么的“爆款”。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仍與當前的流動性欠佳有直接關系。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受困大型LP回籠資金的現(xiàn)實需要,擠兌壓力下二手基金份額轉讓已是當前的投資大熱門。
根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1月底,包括已投和未投的中國S基金到賬規(guī)模共計約310億人民幣(存續(xù)規(guī)模)。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S基金項目及份額在久期兌付承壓后,多數早期及后期份額產品漸被市場謹慎。出于對回報周期短的接盤訴求,二手份額中,3~6年期份額及投資項目為市場目前的投資主角。
四季度對絕大多數投資機構來說是個投資淡季,但S基金依然被業(yè)界所追逐。
根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已投和未投的中國S基金到賬規(guī)模共計約310億人民幣。從2017年開始,隨著IPO逐漸收緊以及A股市場走低等原因,PE/VC類私募基金在募集與退出兩端都遇到困難,S基金開始逐漸受到私募基金行業(yè)的關注。
事實上,當前310億的規(guī)??偭科鋵嵾€不及一些大機構一只基金的規(guī)模,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市場股權投資的剛性兌付壓力仍需化解,存量GP股權項目退出的應激性調整還有更大空間和市場等待激活。
最大的激活動力來自于投資成本優(yōu)勢。
有多暴利?記者在同業(yè)內人士交流時發(fā)現(xiàn),五折已是高價,有的甚至在平價甩貨。深圳某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xiàn)在很多上市公司因股權質押的風險都面臨“爆倉”危機,而補充保證金能力有限,“會將此前投資的股權項目提前變現(xiàn)以回籠資金,不少項目其實已經投了4~5年,賬面收益早就到了4倍或5倍,但因為還沒有合同到期,想要提前變現(xiàn),除非轉手基金份額以變現(xiàn)。買方或提出平價交易,好項目頂多兩塊錢(基金平價份額為1元),但他們也愿意”。
該人士指出,現(xiàn)在中國這方面的市場每年都有上千億,包括頂級的基金云鋒基金、高瓴資本、深創(chuàng)投等都有在布局。“核心還是二手份額的‘價值坑’優(yōu)勢在顯現(xiàn),對于已有募資壓力的機構來說,變現(xiàn)就要付出代價。”
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對每經記者表示,基金賣出也是因為目前募資市場也不好,估值倒掛。沈萌稱,并非二手份額就是資質一般甚至差的資產,很多系統(tǒng)性風險的消除并不是通過去杠桿能夠完成的,而是因為市場流動性欠缺,民營經濟正在遭受資本寒冬的穿越陣痛,“賣股權的是迫于無奈,接股權的也不全是為了價值投資”。
這是因為,對于投資S基金這件事,中國的GP參與度其實不高。母基金研究中心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的中國母基金管理機構暫不考慮參與S基金,即使選擇參與S基金,也只考慮參與私募股權基金份額交易,其他交易類型較少參與。
那么,如此暴利的投資生意為何在年均千億規(guī)模增長的當前,僅有數百億達成交易?母基金研究中心發(fā)現(xiàn),一方面是因為賣家不足導致的S基金落地難,此外,由于部分中介機構存在交易率偏低,從而使得中介機構更多的占據市場并兩邊叫價,大大延緩了交易效率。
可見,盡管S基金已經在投資成本方面獨具優(yōu)勢,但卻并沒有成為機構投資人心目中的“爆款”。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仍與當前的流動性欠佳有直接關系。
沈萌告訴記者,市場很大,份額轉手的需求也是有的,“因此并不是沒人要,而是市場交易不活躍,畢竟投資者是各種各樣的,早期晚期也會有需求,只是需求量不大,市場流動性欠佳,所以基金本身持有的比例高。”
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統(tǒng)計,規(guī)模分布層面,過半數S基金機構管理規(guī)模不超過10億元,難以對當前的投資生態(tài)形成有效的改變,這也側面印證了當前資金通過S基金退出的比例極低,我國S基金行業(yè)發(fā)展遠未成熟的現(xiàn)狀。
據了解,當前S基金中,普遍是基于PE基金的已投資項目或份額進行的一種臨時管理權變更。而在投資人開始出資后的四五年內,基金的對外投資、管理費及其他費用開支的總和往往高于投資項目取得的收益,使得整體凈現(xiàn)金流為負。據CTC Consulting統(tǒng)計,平均需要3~6年才能取得收支平衡,LP才開始獲得回報,因此凈現(xiàn)金流呈現(xiàn)“J”形曲線。
前述私募人士坦言,期限在3~6年的份額或項目投資普遍在資金回流方面具有優(yōu)勢,在投資時標的基金的J曲線往往已經觸底并開始上升,因此能夠獲得更短的回報周期。
這意味著,部分份額及項目投資股權在第三年起開始回收成本,再加上很多時候折價收購資產,S基金的平均凈IRR相對提高。母基金研究中心統(tǒng)計,從全球數據來看,自2008年開始,不論是凈回報倍數(TVPI)還是凈IRR,S基金相較其他私募基金均有優(yōu)越表現(xiàn)。
可見,由于S基金項目及份額在久期兌付承壓后,多數早期及后期份額產品漸被市場謹慎,出于對回報周期短的接盤訴求,二手份額中,3~6年期份額及投資項目為市場目前的投資主角。
有分析指出,基金管理人如果主動對接買方的話,在跟賣方LP有良好溝通的情況下,交易的推進相對容易一些。而對于目前S基金換手過程中出現(xiàn)的“挑肥揀瘦”現(xiàn)象,亦是投資人對流動性擔憂的謹慎之策,畢竟二手份額交易的初衷是來自于賣方的流動性需求,這已是業(yè)界目前較為普遍的共識。
深創(chuàng)投創(chuàng)業(yè)投資發(fā)展研究中心博士邢治斌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其實在現(xiàn)有待轉讓的基金份額中,有很多項目是非常值得繼續(xù)跟進的,“這來源于部分母基金已有的信息沉淀和資產覆蓋寬度,只要雙方能夠洽談順利,新LP其實可以低成本從原LP那里篩選出非常好的標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