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1 21:18:55
美國華盛頓時間10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其在鋁箔反傾銷調查中開展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調查結論,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適用“替代國”做法。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建立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美方無視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是對中國實際情況的嚴重歪曲。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編輯 楊歡 整理編輯
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的問題,是一個老話題,但話題的每一次出現(xiàn)都引人關注。
這次,針對美商務部近日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一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10月31日發(fā)表談話指出,這是對中國實際情況的“嚴重歪曲”,同時敦促美方采取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做法。
反傾銷調查
美國華盛頓時間10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其在鋁箔反傾銷調查中開展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調查結論,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繼續(xù)適用“替代國”做法。
按照美國商務部10月27日公布的初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鋁箔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96.81%至162.24%。
據(jù)了解,這是特朗普上臺之后對華發(fā)起的第一例“雙反”案件。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發(fā)表談話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建立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美方無視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是對中國實際情況的嚴重歪曲。
這位新聞發(fā)言人強調,美國在對華鋁箔反傾銷調查中,依據(jù)其國內法繼續(xù)適用“替代國”價格,違反了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下應承擔的國際義務。中方敦促美方切實履行國際義務,采取實際行動糾正錯誤做法。
他表示,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并保留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相關權利。
“日落條款”未落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guī)定,“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時,并不自動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15年”。
也就是說,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將于2016年12月11日終止。從此以后,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不能再依據(jù)議定書第15條采用第三國價格來計算傾銷幅度。
這一條款被稱為“日落條款”。
但事實上,到了2016年12月11日,“日落條款”未落。美國、日本都宣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的立場雖然稍有不同,但卻表示會采取新的反傾銷手段,即使用一種“國別中立”的方法來計算反傾銷稅率。
為什么這些國家不愿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如果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被承認,以中國自己的低成本為標準,是很難判定中國在進行傾銷的。但如果不被承認,歐美就可能故意尋找他們認為合適的國家(即“替代國”)的同類商品的成本來判定中國是否在傾銷,而這些國家的成本一般都是遠高于中國,這也就造成了判定反傾銷成立更容易。
遭“雙反”最多
“日落條款”未落,對中國貿易顯然不利。
據(jù)中國商務部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一直是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截至2016年,中國已連續(xù)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xù)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在“替代國”條款到期的第二天,即2016年12月12日,中國商務部即宣布,已就美國、歐盟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先后提出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當天,時任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發(fā)表署名文章《堅決捍衛(wèi)合法權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文中稱:“言必信,行必果,中方敦促所有世貿組織成員,重信守諾,遵守國際法準則,切實履行國際義務。”
在此之后,中國商務部也多次表態(tài):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必須徹底履行第15條義務,全面終止“替代國”做法;應嚴格依照世貿組織《反傾銷協(xié)定》等規(guī)則,公正、合理、透明地對自華進口產品開展反傾銷調查,不能變相延續(xù)“替代國”做法。
“歪曲”要消除
按商務部發(fā)言人10月31日的說法,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是對中國實際情況的嚴重歪曲。
正如《人民日報》刊文所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和影響如此之大,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很不公平的。
同時,繼續(x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可以說也是對世貿規(guī)則的“嚴重歪曲”。因為美方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概念,并不存在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guī)則表述之中。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不止一次做出澄清: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只是個別WTO成員在冷戰(zhàn)時期的國內產物,WTO的164個成員中有此國內法的成員寥寥無幾。這與全面、徹底履行WTO國際條約義務,不能混為一談。
問題是,中國應該怎么辦?
中國國際投資與貿易法專家江家喜說,中國應積極開展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談判,通過FTA禁止對華采用替代國方法,如中國與東盟自貿協(xié)定等。同時,積極向世貿組織申訴,爭取市場經濟地位。此外,還應主動拓展“一帶一路”沿線貿易,尋求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發(fā)展。
“嚴重歪曲”需要消除。事實上,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承認,這就是趨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