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6 07:12:56
每經編輯 湯亞文
每經記者 蔡鼎
一說起家電企業(yè),大多數(shù)人首先會想到日本,而作為日本電子制造的代表企業(yè)之一,東芝曾制造出了日本第一批電動洗衣機和電冰箱,憑借很多“世界第一”,這家日本企業(yè)逐漸成長為世界級的科技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這個曾風光無限的巨頭如今卻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淪落到變賣資產的境地。目前,東芝公司正在對旗下最有價值的業(yè)務之一記憶芯片(閃存)進行變賣,而它潛在的新主人則是來自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yè)——富士康。
當?shù)貢r間周日(6月4日),鴻海精密(富士康母公司)董事長郭臺銘在接受《日經亞洲評論》獨家采訪時表示,公司將聯(lián)手蘋果公司(NASDAQ:AAPL)和亞馬遜(NASDAQ:AMZN)對東芝(TYO: 6502)記憶芯片(閃存)業(yè)務進行競標。
富士康聯(lián)手蘋果和亞馬遜競購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中指出,東芝打算出售的芯片業(yè)務目前是整個東芝唯一盈利的部門,東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進行出售,是因為公司希望在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結束前完成這筆交易。東芝打算利用此筆交易彌補其美國子公司西屋電氣(Westinghouse)的巨額虧損。
《日經亞洲評論》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鴻海精密目前是有意收購東芝半導體業(yè)務的五家買家中出價最高的,出價約182億美元。
其余四家買家分別是美國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美國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西部數(shù)據(jù)(Western Digital)以及聯(lián)合競購的海力士(SK Hynix)和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上述買家均已出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郭臺銘在接受《日經亞洲評論》采訪時表示,“蘋果和亞馬遜都會提供資金,但我還不能透露每家公司投入的資金數(shù)額,”
此前,媒體一度猜測蘋果和亞馬遜對東芝的半導體業(yè)務感興趣,而郭臺銘上周日的發(fā)言是對兩家美國科技巨頭參與競購的首次確認。需特別指出的是,蘋果和亞馬遜這兩家科技巨頭都是富士康的關鍵客戶。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富士康超過一半的收入都來自為蘋果提供零部件和組裝配件。此外,富士康還為亞馬遜生產Kindle電子書和Echo音箱。
對于是否參與收購東芝的半導體存儲器業(yè)務,蘋果“不予置評”,而亞馬遜也并未作出回復。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三月,就有外媒報道稱富士康和臺積電將聯(lián)手收購東芝的閃存業(yè)務。但遺憾的是,當時日本政府表示,只認準美國企業(yè)。
郭臺銘:將永久保留東芝芯片部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jù)悉,東芝的NAND閃存芯片應用廣泛,是智能手機、電腦、服務器等電子設備的重要部件。
東芝是蘋果iPhone的主要供應商,與此同時,亞馬遜數(shù)據(jù)中心的服務器也要使用NAND閃存芯片,以此為公司和外部客戶提供云計算服務。數(shù)據(jù)中心是亞馬遜、Facebook(NASDAQ:FB)和谷歌等科技巨頭的重要基礎設施,用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數(shù)據(jù),創(chuàng)造新一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汽車等。
郭臺銘向東芝及其銀行團發(fā)出呼吁,稱他可以幫助確保公司償還債務,并承諾如果富士康競標成功,他將永久保留東芝存儲芯片部門。
“我們絕對不會損害或干預東芝現(xiàn)有的管理層。我們將像對待夏普那樣對待他們,”郭臺銘表示。郭臺銘補充道,他對贏得這次競購非常有信心。
“(在收購了夏普之后),我們都是讓日本經理人來管理夏普……我們也希望東芝的芯片部門能像夏普一樣在未來的50至100年內存活下來。”
郭臺銘還表示,富士康在五家競購者中握有優(yōu)勢,富士康在智能手機和服務器制造方面經驗豐富,可以提供為未來的電子產品構建正確的存儲元件的建議。
收購完成或撼動三星市場主導地位
對于蘋果加入競購的原因,外界有猜測是出于對東芝出售半數(shù)以上股權而失去對這一業(yè)務的控制權的擔憂,擔心東芝這一業(yè)務易主后會影響到對蘋果閃存芯片的供應。
如果從市場布局來看,富士康如拿下東芝閃存業(yè)務,對蘋果來說也是一大利好。此前iPhone所需的閃存,東芝是重要供應商之一。但從存儲行業(yè)看,三星仍是第一大廠商。
《日經亞洲評論》認為,蘋果和亞馬遜有意進軍存儲芯片業(yè)務,可能會顯著改變目前三星電子(KRX: 005930)在行業(yè)內的主導地位。同時,三星也是蘋果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
據(jù)研究公司TrendForce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電子從NAND閃存芯片業(yè)務中獲得了42.1億美元的收入,全球市占率為35.4%。西部數(shù)據(jù)和東芝緊隨其后,全球市占率分別為17.9%和16.5%。
而蘋果一旦通過富士康掌控了東芝閃存業(yè)務,那么在供應鏈環(huán)節(jié)將擁有主動權。通過產業(yè)鏈的深度布局,蘋果可以在芯片、存儲、屏幕等核心部件領域,逐漸“去三星化”。
富士康的“野心”
在此次競購東芝芯片業(yè)務之前,富士康已經將諾基亞和夏普相繼攬入懷中,如果此次能順利拿下東芝閃存業(yè)務,無疑會加強其在產業(yè)鏈上游的布局,對旗下夏普手機、諾基亞手機的發(fā)展等都有較大的支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智能手機發(fā)展的這些年,也是日系手機全線敗退中國的時期,同時一些老牌手機如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黑莓等歐美手機品牌,紛紛消失或者轉換門庭。在此背景下,富士康接受諾基亞和夏普或是希望對多年代工身份的突圍,意圖在品牌運營的道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此前有網(wǎng)友評論指出,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yè),但卻一直沒能做成一個品牌,這正是郭臺銘的隱痛。2010年他曾在央視的一次對話中提到,“今天你要做一個單一的品牌,自己要投入資金,像韓國三星、LG,幾乎是韓國重要的精英企業(yè),是國家的力量在支持的企業(yè)。而我們只是一個單打獨斗的民營企業(yè),我不能不考慮到長遠的發(fā)展,還是得堅守本路。”
也許正是這次不經意間透露出的兩個大牌三星和LG,才是郭臺銘心中對標的目標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