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13 01:30: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記者 黃小聰
說到消費品的經典投資,許多投資者都會想到巴菲特所投的可口可樂。而與之同樣被反復提及的還有,巴菲特從來不投高科技公司。
記者注意到,在新三板市場,有這樣一家公司,它和九鼎投資、中科招商等新三板PE機構明顯不同的是,他們也只專注于消費品投資,并且被譽為“中國消費品投資專家”——天圖資本。
那么,在如今這樣一個消費品行業(yè)變化非???,且又趕上消費升級的時代,投資者該如何重新看待消費品投資呢?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2016中國投資年會”上對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wèi)東進行了專訪。
●消費品投資選擇 不投小眾產品
NBD:關注到這幾年消費品行業(yè)變化非???。您認為現在投一個消費品項目,跟早幾年投的話會有什么不同呢?
馮衛(wèi)東:整體上應該是機會更多了,連巴菲特也沒有趕上這么好的機會。消費升級和互聯網時代的疊加,導致我們投資的很多消費品,比如周黑鴨,五年時間增長了二十倍,這個是非??斓摹A硗猱a生了很多只有互聯網時代才能成立的項目,比如蘑菇街、PP租車等等,還有一些消費金融類項目,成長速度比周黑鴨更快。
NBD:說到消費升級,你覺得哪一些細分行業(yè),可能是優(yōu)先受益的呢?
馮衛(wèi)東:驅動消費升級最根本的是收入的提升,帶來的直接的后果是時間成本的提升。
它在商業(yè)上的體現,第一是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以前可能網上購物是為了便宜,現在網上購物是為了便利,所以價格戰(zhàn)就沒有那么明顯了。比如現在連鎖便利店發(fā)展非??欤晕覀兺读司€下便利店每天惠,也投了掌上便利店愛鮮蜂。
第二方面就是有錢后,會消費品質更好的、有品牌的商品,而且愿意體驗新的東西——即創(chuàng)新消費品。
還有一塊收入增長帶來的比較重要的變化,就是理財的需求,這就是個人金融服務。
此外,還有對精神消費的提升,比如旅游,需求是增加的,以及教育、健康等領域。
其實消費升級相關的所有領域,都可以有很多機會,如果能和互聯網結合的話,就會成長得更快。
NBD:那您是如何衡量一個好的消費品投資機會?它要具備哪些特質?
馮衛(wèi)東:這一塊我們有三個主要的維度。
第一塊是品類。值得投資的品類,它必須潛力很大,或者說增長速度很快,這是我們投資中重要的一環(huán)。還有一些品類規(guī)模很大,品類生命周期也很長的,比如包子。有一些太小眾的品類,可能就是資本市場不喜歡的,或者是已經衰落的品類,比如現在沒有什么人愿意投資一個膠卷企業(yè)。
第二是有沒有差異化定位——我們反對同質化競爭。你的品牌有差異化的定位,而且在行業(yè)里比較領先,這就是我們喜歡的了。對于大多數消費品來說,都是紅海,但是品牌地位數一數二的話,就能很掙錢。因為消費者面對那么多品牌,習慣性就會選擇數一數二的品牌。
還有就是團隊,所有的機構都重視這個團隊,每個機構也有自己的看團隊的方法。而我們還是比較綜合的,你選擇什么樣的品類,怎么樣的定位,做到什么樣的行業(yè)地位,這是對人的能力的更客觀反映。
●天圖特色是不跨界 肯定不做投資領域延伸
NBD:關注到與九鼎投資、中科招商等新三板PE機構明顯不同的是,天圖資本主要專注于消費品投資,能否請您先談談選擇這一領域的初衷是什么?
馮衛(wèi)東:選擇這個有必然也有偶然。偶然的因素是因為我們復盤過去投資的項目,發(fā)現總體上表現比較穩(wěn)定的,就是消費品項目。
必然的就是我們分析整個的大環(huán)境,消費品一直是一個最大的領域。這還跟我們團隊能力的積累也有關系。我們大部分人不是技術出身,理解技術比較困難一些,而消費品可以基于常識投資。以投資大鱷巴菲特為例,其主要的成功案例也是消費品。
NBD:對新興消費行業(yè),如虛擬現實(VR/AR)等科技,您如何看待其中投資機會?
馮衛(wèi)東:技術驅動的階段其實是很難把握的,風險非常高。所以巴菲特也說,科技進步是消費者的福音,但也是投資者的噩夢。
VR/AR這個領域目前的顧客還是極客人群,還處在技術驅動階段,跟我們擅長把握的目標人群——大眾消費者不一樣??傮w上技術驅動階段的話,風險太大,當然回報也極高,但我們更愿意在技術驅動階段觀望,而在技術比較成熟的品牌和商業(yè)模式驅動階段進入。這跟我們的選擇,追求比較穩(wěn)健的較高回報策略是有關系的。
我們也有一個經驗教訓,曾經投過一個芯片企業(yè),前面3年盈利一個多億,后面3年又虧損幾千萬元,成功的時我們覺得自己有水平,后面失敗時,我們又覺得完全看不懂。
NBD:成功掛牌新三板后,隨即定增引入碧桂園,主要是基于怎樣的考慮?是否會對目前的投資領域進行延伸?
馮衛(wèi)東:我們肯定不會做投資領域的延伸,還是在消費領域做。對碧桂園,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社區(qū)商業(yè)基礎,它對我們很多的商業(yè),特別是便利性的商業(yè),能相互產生協(xié)同效應。
◎天圖資本首席投資官馮衛(wèi)東
VR/AR這個領域目前的顧客還是極客人群,還處在技術驅動階段,跟我們擅長把握的目標人群——大眾消費者不一樣??傮w上技術驅動階段的話,風險太大,當然回報也極高,但我們更愿意在技術驅動階段觀望,而在技術比較成熟的品牌和商業(yè)模式驅動階段進入。這跟我們的選擇,追求比較穩(wěn)健的較高回報策略是有關系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