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6 21:52:02
11月26日,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據了解,本次活動現場簽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44個,投資總額1588.15億元,光是交通項目就占比近八成。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然 謝振宇
每經記者 江然 謝振宇
在經過一系列試驗與摸索后,四川省推動PPP模式的力度空前。
11月26日,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據了解,本次活動現場簽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44個,投資總額1588.15億元,光是交通項目就占比近八成。
作為PPP模式早期實踐者、推動者和研究者,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天義表示,四川省應用PPP模式的空間與推廣力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他同時表示,PPP將有效解決大部分政府既缺資金又缺效率的“兩缺”問題。
四川省發(fā)改委主任唐利民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前期摸索嘗試之后,我們認為PPP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路徑,未來還將大力推廣PPP模式在四川省的廣泛運用。”他表示,將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促進社會資本進入四川省基礎設施、公用事業(yè)、社會事業(yè)等領域,實現政府與社會資本共贏。
集中簽約1588億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間,我們將積極參與PPP模式,進一步研究(四川)全省PPP項目,對接全省萬億級PPP投資機會。”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說。
在11月26日上午的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后,官慶還見證了中國建筑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官慶表示,中國建筑已把四川作為公司西南根據地和重要市場,目前在川落地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500億,已完成了300億元。
經過會前深入對接和友好洽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會現場簽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44個,投資總額1588.15億元;活動現場發(fā)推介項目共66個,估算總投資額794.33億元;發(fā)布項目共756個,估算投資總額6975.26億元。
其中,交通項目占了現場簽約項目的近八成,共計11個項目,投資額1194.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正大力建設高速路網體系。會上,四川省交通廳廳長彭琳表示,根據省政府批準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2014-2030年)》,四川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規(guī)模1.4萬公里,“到今年底,我省高速公路將建成6000公里,在建1500公里,尚有6500公里需加快推進。”
四川對高速路網已經砸下重金。彭琳介紹,四川針對高速路網已連續(xù)五年投資超過1000億元,“十二五期完成投資總量將超過6000億元,居全國第一。”
眼下,資本亦對于四川交通建設熱情高漲。“中交、中鐵建、中電建等一大批國內特大型企業(yè)先后與我們進行了洽談合作,進入我省交通建設投資市場。”彭琳說。
在高速公司、跨海大橋等領域已擁有完整產業(yè)鏈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就將繼續(xù)投資四川的交通項目。中國交通集團董事長劉起濤透露,公司將參與宜賓到攀枝花沿金沙江的高速路投資建設,“造價比較大,總額約700億元。”
借PPP解資金之渴
作為PPP模式早期實踐者、推動者和研究者,王天義對于四川舉辦如此高規(guī)格的PPP對接會,很有感觸。“我的第一感受是,四川不僅是一個人口和經濟大省,也是一個PPP大省,空間大,政府支持力度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四川省自2014年開始啟動實施PPP模式,并于今年9月發(fā)布實施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川府發(fā)〔2015〕45號),對全省PPP模式推廣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昨日現場,四川省還向參會代表印發(fā)了《PPP政策制度匯編》、《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進辦法》(川財金〔2015〕82號)、《四川省省級財政支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綜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川財金〔2015〕92號),以供社會資本更好了解四川省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策制度體系。下一步,四川還將重點在市政公用、交通、水利工程、環(huán)境保護、教育、養(yǎng)老、公共租賃住房等領域大力推廣PPP模式。
“我們通過前一段PPP項目的啟動、實踐,已經感到這是一條非常好的路子,今后政府在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服務項目退出會越來越多,對PPP模式的推廣力度也將加大。”四川省發(fā)改委主任唐利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實踐證明,這條路是可以走的,成功的。”
王天義直言,光靠政府的管理和財力無法投入所有項目,考慮到基礎設施的公益性等特性,也不宜簡單市場化,理性的選擇就是PPP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一起解決大部分政府既缺資金又缺效率的‘兩缺’問題,以及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兩失’問題。”他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