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01:15: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fā)自北京
2月7日,中南重工(002445,SZ)發(fā)布公告稱,鑒于公司已成功收購大唐輝煌傳媒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大唐輝煌),正式進入制造業(yè)和文化傳媒并行的雙主業(yè)軌跡,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劉春為首席文化官。
對于資深媒體人士劉春的加盟,北大文化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等業(yè)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舉或在為中南重工在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鋪路,目前中南重工不僅投資影視文化公司,還設立不少文化投資并購基金,這都需要有行業(yè)經驗的圈內人來掌舵,首席文化官的職務應該相當于主管具體業(yè)務的副總。
此外,完成上述收購后,中植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中南重工19.93%的股權,成為中南重工第二大股東。據記者粗略計算,2013年7月中植資本以7.97元/股認購大唐輝煌約2384萬股,共計1.9億元,至今已獲益3.48億元。昨日(2月8日),中植資本相關人士以出差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看重劉春在“圈”內的人脈/
中南重工的公告顯示,1994年到2000年,劉春供職于中央電視臺,擔任《新聞調查》執(zhí)行制片人。2000年至2011年供職于鳳凰衛(wèi)視,先后擔任助理總策劃、助理臺長、副臺長、執(zhí)行臺長,負責鳳凰中文臺的日常管理與節(jié)目創(chuàng)新,策劃創(chuàng)辦《鳳凰大視野》《一虎一席談》等。
2012年5月,劉春任搜狐公司副總裁,搜狐視頻COO兼搜狐總編輯,2013年11月從搜狐離職。
對于近兩年大手筆開拓影視文化領域的中南重工來說,從事了20年傳媒工作的劉春任公司首席文化官,會起到什么作用?
“中南重工頻繁涉足影視文化行業(yè),轉型大方向已經確定,但由于跨領域運作還需要圈內人來掌舵統籌。劉春的工作經歷豐富、在多個行業(yè)都有關系,接觸面也比較廣,且長期擔任高管職務?!标惿俜宸Q。
樂正傳媒研發(fā)總監(jiān)彭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南重工看重的應該是劉春的人脈,劉春與文化圈、傳媒圈走得都很近,也是公共知識分子;至于劉春在中南重工具體能獲多大的話語權,還取決于后者在影視文化轉型的力度和決心。”
記者梳理發(fā)現,除了斥資10億元收購大唐輝煌100%股權,中南重工在影視文化領域還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并購。2014年12月9日,中南重工宣布,斥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江陰中南教育投資有限公司;12月17日,中南重工表示,中南文化基金用1200萬元,以增資的方式取得上海艾企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股權。
另外,中南重工還與芒果傳媒、海通開元、廈門建發(fā)共同發(fā)起設立芒果海通創(chuàng)意文化投資基金,總投資額為5億元,中南重工出資1億元。
中植資本賬面浮盈3.48億/
伴隨著中南重工在影視文化領域的野心愈加顯露,其背后另一個受益者也浮出水面。
2014年3月,中南重工宣布,擬斥資10億元以發(fā)行股份及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大唐輝煌100%股權,正式開啟影視文化之旅。幾經周折,最終在2015年1月,中南重工宣布,收購大唐輝煌的預案獲得證監(jiān)會核準。1月22日,中南重工非公開發(fā)行股份約1.17億股上市,發(fā)行價格為8.53元/股;截至2月6日收盤,中南重工股價為18.11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在中南重工一系列影視文化并購投資背后,中植資本賺得 “盆滿缽滿”。2013年7月,大唐輝煌股東會審議通過了2013年非公開發(fā)行股份方案的決議,發(fā)行對象為中植資本與佳禾金輝,分別認購約2384萬股和126萬股股票,價格為7.97元/股,總價分別約1.9億元和1004萬元。
2015年上述交易完成后,中植資本獲得中南重工約2970萬股股票,目前市值約5.38億元,這意味著,中植資本已獲益約3.48億元。
另外,中南重工為了收購大唐輝煌,還進行了配套資金募集,其中一家名為常州京控的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也是中植資本的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解直錕。
陳少峰等業(yè)內人士直言,影視產業(yè)投資過熱,直接推高影視資產價值,帶來價值虛高,盈利水平與股價不匹配;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影視產業(yè)投資風險,大規(guī)模擴張中尤需把控好風險。
在中南重工跨界影視文化領域的路上,中植資本不可小視。上述中南文化基金是由中南重工與中植資本、中南集團共同投資設立的文化產業(yè)并購基金,注冊資本1000萬元,中南重工和中植資本分別出資300萬元和700萬元。之后,中南文化基金則由中植資本、中南重工、中南集團共同發(fā)起設立中南文化并購基金,總規(guī)模不超過30億元,首期發(fā)起的并購基金規(guī)模不超過10億元,中南重工和中植資本在首期基金中分別認繳1.4億元和1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