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jīng)網(wǎng) 2014-04-10 10:17:19
言傳身教樹家風,孝親敬老美名揚
——莊行鎮(zhèn)鄔橋社區(qū)李雪榮家庭家風小故事
最近,奉賢區(qū)莊行鎮(zhèn)鄔橋社區(qū)傳出美談:奇跡!奇跡!老年護理病房92歲高齡的李雪榮竟然排除了尿毒癥,插了近4個月的導尿管拔下來了,可以自主小便了,其他生命體征也基本正常了。小小社區(qū)衛(wèi)生院逆轉治愈了大病,還是建院以來首例。
大家都說:“這是報應,好人有好報!”
家住鄔橋社區(qū)匯中路41號的李雪榮二老是遠近有名的“大善人”,李雪榮今年90周歲,夫人徐蘭珍今年85周歲,這對長壽夫妻和7個孩子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社區(qū)廣為傳誦。他們質樸辛勞的一生,就是圍繞“萬事孝為先”、“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兩句簡單的治家格言。二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萬事孝為先的家風世代相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幾代人子孫,弘揚美德,他們一家為人和善,家風樸實,是我們身邊的最美家庭。
歷經(jīng)艱難困苦,積極樂觀生活
李雪榮出生西渡燈塔村鴻寶11組,自幼家境貧寒,十多歲就來到鄔橋鎮(zhèn)上的海鹽人士徐家福康醬園做學徒,夫人徐蘭珍6歲被海鹽何姓人家賣身給徐家做丫環(huán),兩人從小歷經(jīng)苦難,長大后經(jīng)徐先生做主結為夫婦,婚后生育2男1女。大躍進年代,公私合營后,李雪榮夫婦先后到供銷社工作,盡管生活貧苦,但不忘贍養(yǎng)長輩,徐先生過世后,還負責侍奉徐家瞎眼老母,讓徐母老有所依。李家夫婦一輩子勤儉持家,助人為樂,但他們自己的生活卻清貧樸實,至今還住在幾十年前單位分的43平米毛坯老公房里,家里還是露石子的水泥地,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好好的床也沒有,但是他們心態(tài)樂觀,知足常樂,這就是他們夫婦的長壽秘訣!
樂善好施慈悲情懷,艱辛養(yǎng)育7個孩子
1971年,徐蘭珍的妹妹因產(chǎn)下雙胞胎女兒夭折后患精神分裂癥,當時已生育三男一女,家中困苦不堪。李雪榮夫婦聞訊去探望時,一看2歲的侄女惠寶赤腳在地,餓得發(fā)慌,正在拾雞糞往嘴里塞,身上又臭又臟,就擔心這么下去,這孩子小小年紀也會夭折。在征得妹夫父親同意后就把侄女抱回家認作養(yǎng)女。徐老夫人含淚給她理發(fā)、洗澡、換衣服,買藥打蛔蟲,不久,圓鼓鼓的肚子變小了,硬是把孩子從鬼門關上救了回來。后又供她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當自己的親生孩子好生養(yǎng)育。
沒幾年后,噩耗傳來,蘭珍的妹妹病情越來越重,因家境貧困致極還要養(yǎng)育三個男孩,妹夫不堪生活重負上吊自盡。老李一家?guī)兔α侠砹撕笫拢职询偯米雍腿齻€侄子帶回了家,為這母子四人租房安頓。當初還是計劃經(jīng)濟時期,這么一大家子日子苦不堪言。李家三個孩子都非常寬容,4個表弟妹也很懂事,7個表兄妹就像親兄妹一樣一起玩耍、上學。李家夫婦就這樣照顧了瘋妹子母子4人18年,拉扯三個侄子長大并先后給老二老三成家(老大是低能兒)。如今,養(yǎng)女惠寶和她二哥、三哥三家都是遇拆遷、征地的鎮(zhèn)保戶,子女有的在企業(yè)上班、有的還在上大學,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沒成家的老大,一直在李家二老身邊,做做家務、陪陪老人,早就融入了這個家庭。
李雪榮夫婦是樂善好施的熱心腸。除了救濟瘋妹子一家,后來生活好轉點,但凡哪家親戚朋友家有造房、急難之事,哪怕是拼拼湊湊的200元、300元,李家也總是盡力伸手支援。學徒小顧在他家搭伙了8年,有幾個在鎮(zhèn)上讀書的親戚學子也經(jīng)常性地寄養(yǎng)在他家一年半載,讓孩子免遭路途遙遠和泥濘之苦。左鄰右舍都說“老李家就是個‘養(yǎng)人場’!”,“蘭珍真是大慈大悲的在世菩薩!”
長病有孝子,90歲老人奇跡排除尿毒癥
老李年前前列腺炎加重,突發(fā)尿毒癥,但短短的4個月不到,癥狀排除,醫(yī)護人員和病友們都驚嘆,老人的恢復如此奇跡,除了醫(yī)療救治,還是要歸功于家屬的悉心護理。
俗話說長病無孝子,但看看他們家的兒女,從年前到現(xiàn)在硬是天天這樣堅持著。當時,子女們一聽說老父親病了,都第一時間從市區(qū)、城區(qū)趕回來,全家一起送老人住院治療,并且包了老年護理病房,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大兒子已退休,自告奮勇負責周一至周四的4個晚上,兒子老三,負責周五至周三3個晚上,女兒、養(yǎng)女、女婿和兩個兒媳負責白天看護,四對夫婦保證24小時不離人。子女們還自建護理日志,寫明每天吃藥時間、劑量、大小便次數(shù)、顏色及老人飲食情況等一一記錄,以便觀察老人身體恢復狀況。
因為老爺子患有老年癡呆,住院期間經(jīng)常高聲吵鬧,不僅影響周圍病友休息,還經(jīng)常自行拔掉導尿管,護理工一人要看管多人,根本忙不過來。經(jīng)常性的拔管、消毒、插入不僅老人受罪醫(yī)生也受累。親生女老二見哥哥路遠奔波、弟弟工作繁忙,長期不能好好休息,就主動請纓值夜班。養(yǎng)女惠寶熟知老人的脾性,她照顧起來是百依百順、無微不至,老人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她都明白,老李也整天“阿妹、阿妹”不離口。其他三個表兄弟更是知恩圖報,這次老爺子病了,忙前忙后,一周要來探望好幾次。
善解人意心靈美,媳婦女婿勝似親兒女
大兒媳每次從市區(qū)北站趕來,總不忘買些郊區(qū)難找的老人喜歡的水果糕點,小兒媳也是每次都變著法兒親手做老人喜歡的小菜、點心。有一次,因病房剛拖完的地還濕,小兒媳不小心滑倒骨折,傷筋動骨一百天,她好幾個星期下不了地,但沒有一句埋怨,反倒時常牽掛著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剛能下地了,又從南橋趕回來照顧老人。一天天堅持下來,醫(yī)護人員和病友們看在眼里,羨慕在心,都夸老李家的兒媳婦賢良淑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自己的親閨女呢!兩個女婿也幾乎每天來看望老人,有時候輪班的舅子有事,他們還主動幫忙值夜班。養(yǎng)女之夫是個理發(fā)師,給老人理發(fā)、刮胡子向來是他包的,他們說:“女婿是半子”。
傳承孝親敬老美德,傳播“好家風”正能量
子女們言傳身教,一片孝心傳給了下一代。大孫女和女婿都是工程師,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也常常帶著女兒從市區(qū)驅車回鄔橋看望爺爺奶奶,還有孫子和女朋友、外孫女夫婦也不時來看望,養(yǎng)女家的外甥生活在周邊,照顧老人更是及時方便,掙到的第一個月工資就給兩位老人買了毛衣送來,老人暖身又暖心。街坊鄰居看著都十分感動,以此為榜樣,都夸李家老老小小世代孝順,家庭幸福,散發(fā)著正能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