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00:50: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京時間昨日 (10月7日)17時30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2013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率先公布,由三位發(fā)現細胞囊泡交通的運行與調節(jié)機制的科學家共同分享,這一獎項的揭曉也拉開了本年度諾貝爾獎的頒獎大幕。
而遠在萬里之外的中國A股市場,經歷了國慶長假休憩之后,諾貝爾獎概念會否引領市場再掀一輪新的炒作熱潮?
達安基因、理邦儀器或受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典卡羅琳醫(yī)學院昨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E.羅斯曼、蘭迪-W.謝克曼和德國生物化學家托馬斯-C.蘇德霍夫,他們的研究成果是細胞運輸系統的膜融合。三名科學家目前都在美國的大學做研究。
膜融合這一過程的發(fā)現,解釋了蛋白質和其他物質在細胞內和細胞間轉運的機制,這一發(fā)現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胰島素釋入血液時會有變化、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達,以及病毒感染細胞的方式。
有趣的是,上述三位科學家均是拉斯克基礎醫(yī)學獎的得主,該獎項素有“美國的諾貝爾獎”之稱,是美國最具聲望的生物醫(yī)學獎項,也是醫(yī)學界僅次于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2002年,因對細胞膜傳輸的研究,謝克曼與羅斯曼共同獲得拉斯克基礎醫(yī)學獎,而蘇德霍夫則與另一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拉斯克基礎醫(yī)學獎。
在最終決定公布前,外界對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預測幾乎都集中于基因研究方向,在這一領域,以色列生物化學家阿亥龍·拉辛、英國遺傳學家艾德里安·伯德以及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霍華德·席德爾均是熱門人選,但最終都與該獎項失之交臂。
分析人士認為,A股市場上,構建了細胞學診斷技術平臺等新興技術及產品研發(fā)體系的達安基因(002030,收盤價11.93元)以及主營業(yè)務包括血液細胞分析儀等系列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理邦儀器(300206,收盤價30.13元)或將因此受益。
引頸期待諾貝爾獎陸續(xù)揭曉
隨著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的揭曉,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等獎項的終極名單也將逐漸浮出水面。從以往經驗看,諾貝爾物理、化學等獎項的公布甚至僅是前期的預測,都會對A股生物醫(yī)藥、新材料行業(yè)及信息技術等高科技領域個股產生較大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大熱門是“上帝粒子”,即學術界所稱的希格斯玻色子預測與研究。去年7月,兩個獨立的研究小組通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發(fā)現了一種新型粒子,其行為等特征與希格斯玻色子十分相似,該粒子被喻為“上帝粒子”,可用于解釋質量來源,有助破解宇宙起源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A股中,南風化工、愛建股份、拓邦股份,綜藝股份、福晶科技、同方股份等有望從對上述研究的關注中受益。
而對于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基于光催化理論的太陽能電池制備技術、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研究,以及對高分子自由基聚合的研究都是潛在獲獎方向,其中最大熱門當屬DNA納米技術。DNA納米技術的突破,有利于基因測序水平的提升。而基因測序應用廣泛,在醫(yī)學健康領域,有望為腫瘤的治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在農業(yè)領域,基因組指導的分子育種已經開始廣泛應用,通過分子標記進行選擇性育種,可縮短新品種的培育周期,提升品種質量及多樣性。
分析人士認為,A股市場上,由于中紡投資控股的北京華本光催化技術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將納米技術,尤其是相對比較成熟的納米光催化技術成果與工業(yè)化生產實現對接,并最終實現產業(yè)化,故中紡投資或成為未來市場炒作熱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