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成日本片,国产精品偷窥女精品视频,欧美老妇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午夜福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 <s id="2ymhs"></s>

    <acronym id="2ymhs"></acronym>

    <ol id="2ymhs"></ol>
        <s id="2ymhs"></s>

      •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60家水泥企業(yè)騙補8200萬 亞泰集團1080萬居首

        2013-06-25 01:13:21

        擠占挪用、虛報冒領 “三款科目”的348個項目單位,約60家企業(yè)是水泥制造企業(yè),涉及騙補資金超過8200萬。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fā)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fā)自北京

        審計署日前出爐的 “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將“騙補”問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記者翻閱審計署此番公布的違規(guī)使用資金問題及整改情況表發(fā)現(xiàn),擠占挪用、虛報冒領 “三款科目”的348個項目單位,約60家企業(yè)是水泥制造企業(yè),占比近20%,涉及騙補資金超過8200萬。

        而在這些水泥企業(yè)中,亞泰集團(600881,SH)憑借違規(guī)獲得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資金高達1080萬元,成為水泥行業(yè)最大的騙補“受益者”。

        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亞泰集團近4年來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總額約5.2億元。2012年公司凈利潤3.95億元中,如果扣除政府補貼2.68億元,業(yè)績僅有1.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亞泰集團旗下公司騙補成立的話,這意味著其上市公司上一年度業(yè)績將受到影響。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多次聯(lián)系亞泰集團董秘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一直以董秘不在為由表示不方面回應。而涉及這次事件的亞泰集團旗下公司黑龍江省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

        四年補貼亞泰集團5.2億/

        據(jù)了解,作為一家綜合類上市公司,亞泰集團以地產、水泥、證券為主業(yè),并涉足煤炭、醫(yī)藥、商貿等領域。2007年,亞泰集團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水泥是公司的一大支柱產業(yè)。

        審計署公布的“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顯示,亞泰集團旗下黑龍江省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在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中,申報條件不完全符合淘汰落后產能項目條件,違規(guī)獲得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1080萬元。

        對于這一事件的進展,審計署方面相關文件顯示“黑龍江省已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對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申報材料進行進一步復核確認”。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多次致電涉及這次事件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fā)稿前尚未得到回應。

        盡管亞泰集團尚未對這次騙補事件給出明確回應,但其公告顯示,該公司經常獲得淘汰落后產能和土地補貼等資金。

        有報道稱,2012年亞泰集團計入公司凈利潤的財政補貼為2.68億元,2011年1928.63萬元,2010年2.45億元,計入當期非經營性損益的金額為1.25億元。加上2009年收到的1.08億元財政補貼款,亞泰集團近4年來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總額約5.2億元。

        高額補貼的背后,亞泰集團2012年的業(yè)績并不理想。其年報顯示,2012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5億元,同比下降47.18%。如果扣除政府補貼2.68億元,那么亞泰集團2012年的凈利潤僅有1.27億元。

        與此同時,亞泰集團主業(yè)近來表現(xiàn)不佳。信達證券研究員關健鑫表示,水泥板塊是公司營業(yè)收入的主要來源,所占比重接近60%。2012年,盡管水泥價格基本保持穩(wěn)定,但由于下游需求疲軟,公司水泥銷售不盡人意。2012年公司銷售商品熟料304萬噸,同比下降47.86%,銷售水泥1308萬噸,同比下降21.01%。

        水泥行業(yè)生存環(huán)境惡化/

        審計署公布的 “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中,2011年和2012年,中央財政預算共安排本級和轉移支付給18個省 “三款科目”資金818.83億元,涉及8328個項目。有348個項目單位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款科目”資金16.17億元。其中,102個項目單位編造虛假申報材料,套取、騙取“三款科目”資金5.56億元。29個項目單位擠占、挪用“三款科目”資金2.26億元用于生產經營、業(yè)務經費等支出。由于主管部門審核不嚴、第三方評審機構未盡責等,造成217個項目單位以“報大建小”、重復申報等方式違規(guī)獲得“三款科目”資金8.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款科目”的項目單位中,有約60家是水泥生產企業(yè),占比近20%,涉及騙補資金超過8200萬。

        對于水泥企業(yè)集中 “上榜”的原因,有水泥行業(yè)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補貼的初衷是為了幫助水泥企業(yè)的產能升級、安置多余員工等多方面,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yè)為了贏得這一補貼采取不正當?shù)姆绞降拇_不是少數(shù)。

        其中,河北省武安市華冶水泥有限公司將2008年已拆除的30萬噸水泥濕法生產線虛假申報為2011年拆除,騙取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314萬元。

        遼寧公路水泥廠淘汰落后產能項目通過虛假申報材料,騙取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450萬元。

        而這背后,水泥行業(yè)的不景氣也給生產企業(yè)帶來不小壓力。

        “水泥為投資而生產,有投資才水泥的需求。從去年開始,由于需求較少,水泥價格出現(xiàn)下滑,企業(yè)間惡性競爭加劇,導致生產環(huán)境惡化。”上述專家解釋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