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7 19:33:08
5月7日,中郵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舉牌東航物流,持有其5.00%股份。中郵保險表示,此次投資是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此次舉牌是中郵保險年內首次,也是近幾年第二次。年內多家保險公司舉牌,險資正不斷涌入資本市場,政策也推動險資加大入市力度,預計未來三年保險資金入市增量資金約6000億~8000億元。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陳星
5月7日,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保險)在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官網披露的公告顯示,中郵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持有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物流)7942.01萬股股份,占東航物流總股本的5.00%,觸發(fā)A股舉牌。
“此次戰(zhàn)略投資東航物流,中郵保險踐行長期投資理念,以實際行動參與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強化浦東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功能,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提升,推動打造‘交通強國’‘貿易強國’。”中郵保險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雙方將依托各自資源優(yōu)勢持續(xù)釋放協同效應,深化央企戰(zhàn)略合作,積極探索產融結合,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全新動能。
公告顯示,中郵保險與珠海普東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普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中郵保險受讓獲得珠海普東持有的東航物流7942.01萬股無限售流通股,約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00%。中郵保險將支付的轉讓總價款為8.69億元,占中郵保險2025年一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14%,符合監(jiān)管要求。
據悉,中郵保險本次協議受讓的資金來源為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受托管理人為中郵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對于本次舉牌,中郵保險系基于自身發(fā)展投資需求和支持上市公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規(guī)劃安排進行長期投資。中郵保險將積極落實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的戰(zhàn)略合作協議,深化在金融領域的戰(zhàn)略合作,持續(x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民生高質量發(fā)展。
資料顯示,東航物流是一家現代綜合物流服務企業(yè),總部位于上海,于2021年6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旗下擁有中國貨運航空、東航快遞、東航運輸、東航供應鏈、東航冷鏈等子公司及境內外多個站點及分支機構。2025年一季度,東航物流營業(yè)收入為54.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5億元,同比下降7.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中郵保險年內的第一次舉牌,也是近幾年來的第二次舉牌。中郵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臨時負責人、中郵保險副總經理張戩此前透露,2023年后中郵保險在A股市場的權益投資,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戰(zhàn)略上都有顯著提升。為響應監(jiān)管號召及政策變化,中郵保險增加了權益投資,發(fā)揮保險資金的穩(wěn)定器作用。其中,一半以上權益配置放在高股息類資產里。
“我們傾向認為,2025年整個股票市場的機會顯著大于過去兩三年。因此,2025年將逐漸增加波動性較大的股票配置,期望獲得更多超額收益。同時,我們也在建立成熟的股權投資團隊,直接投入與國家高質量發(fā)展相關的行業(yè)。”彼時,張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我們傾向于認為中國經濟開始表現出周期性的見底回升態(tài)勢。
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旗下的壽險機構,中郵保險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北京,注冊資本為286.63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在22個省(區(qū)、市)展業(yè)。
中郵保險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一季度,該公司保險業(yè)務收入為801.07億元,凈利潤為15.65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公司總資產為6312.90億元,投資收益率為0.6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3.94%、158.92%。
年內舉牌的不只是中郵保險,進入2025年,已有中郵保險、中國人壽、瑞眾人壽、長城人壽、平安人壽、陽光人壽、新華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舉牌,舉牌次數達到13次??梢钥闯?,險資“活水”正不斷涌入資本市場。
這背后有險資資產配置的需求,也有政策的推動因素。年初發(fā)布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guī)模和實際比例。對商業(yè)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5月7日,金融監(jiān)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充分發(fā)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優(yōu)勢,加大入市穩(wěn)市力度。下一步將推出三條措施,繼續(xù)支持穩(wěn)定和活躍資本市場:一是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增量資金。二是調整償付能力監(jiān)管規(guī)則,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動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調動機構的積極性,促進實現“長錢長投”。
“預計未來三年保險資金入市增量資金約6000億~8000億元,其中高股息3000億~4000億元。償付能力松綁后當前險資權益增配空間充足,假設各個公司每年人身險保費的50%進入投資資產中,2025~2027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0%,每年投資資產市值增長5%,若各險企未來三年每年增配1%~1.5%權益資產,則預計每年有約6000億~8000億元資金入市。”國金證券分析稱,低利率背景下,以股息補票息是保險公司的必然選擇,未來高股息是權益配置的重要方向,資金來源一是增配權益中高股息的規(guī)模,二是存量權益中高股息的占比將提升,預計未來三年保險資金每年增配高股息約3000億~400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