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10 19:32:07
鹽湖股份暴漲的同時也帶火了融通增祥三個月定開這只基金,因持有債券轉為股票資產,基金凈值估值當日大漲14.77%;與此同時,周一下跌的鋰電、動力電池等則繼續(xù)低迷,未受該股行情提振。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8月10日,鹽湖股份暴漲的同時也帶火了融通增祥三個月定開這只基金,因持有債券轉為股票資產,基金凈值估值當日大漲14.77%;與此同時,周一下跌的鋰電、動力電池等則繼續(xù)低迷,未受該股行情提振。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鹽湖股份的行情雖不能與鋰礦之外的寧茅概念股在投資邏輯上緊密關聯(lián),但前期失血的吸金賽道今日并未出現(xiàn)回補,至少說明資金回流的分歧在加大,困擾寧茅概念股的最大利空還在于“貴”。
融通增祥三個月一“股”作氣
鹽湖股份的回歸在意料之中,漲幅卻在意料之外。不少機構曾在上周末給出首日估值升至1500億到1800億的預測,不料今日市值一度突破2300億,截至收盤回落至1950億。由于恢復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股價當天漲306.11%,報收35.90元/股。
隨著該股股價暴漲,投資界圍繞鹽湖股份的投資議論紛紛,最引關注的要數(shù)公募基金里的“融通增祥三個月定開”,二季度報告顯示,該基金持有153.84萬股,占當季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的4.82%,統(tǒng)計顯示,該股為該債券型基金中唯一一只股票,作為權益類資產,它的由來卻稍顯無奈。
融通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jù)鹽湖股份公布的重整計劃,融通增祥三個月定期開放式基金此前持有的債券轉為股票。這意味著,基金投資組合中的權益資產中,僅有的股票倉位全部來自于上市公司的重整計劃。
記者查閱鹽湖股份在2020年1月份公布的重整計劃時發(fā)現(xiàn),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1075家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的債權金額共計485.99億元。但由于償債能力的不確定性,上市公司補充了債權調整與受償方案。
根據(jù)計劃,以鹽湖股份公司原有總股本27.86億股為基數(shù),按每10股轉增9.5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共計轉增26.47億股股票。轉增后,鹽湖股份公司總股本由27.86億股增加至目前的54.33億股。
上述轉增所得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將向債權人分配以抵償債務以及由管理人進行處置。其中,約26.76億股轉增股票用于向債權人抵償債務;剩余約7075.18萬股轉增股票由擬處置資產的承接方有條件有償受讓,受讓對價優(yōu)先用于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部分債務。
因禍得福單日凈值估值暴漲
Wind統(tǒng)計顯示,鹽湖股份共計發(fā)行短期融資債、中期票據(jù)和公司債一共13只,其中三只已實質違約,分別是16青海鹽湖MTN001、15鹽湖MTN001和H2鹽湖01。其他當前狀態(tài)顯示正常的債券,其主體評級多為3B,余額現(xiàn)已全部清零。記者注意到,相關債券并未進入基金的前五大重倉。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鹽湖股份當時申請破產,逃廢債導致很多金融機構虧損,圈子里鬧了不小的風波。不過從前述的重整計劃來看,上市公司計劃通過“抵債股票”和“償債資金”來支付重整費用、共益?zhèn)鶆詹⑶鍍敻黝悅鶛?。如此看來,獲得抵債股票的原債權人或變成了股東,持有的股份也成了待拆的“盲盒”。
此前,公司因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連續(xù)為負值,其中2019年虧損額高達458億元。公司股票于2020年4月30日停牌、5月22日起暫停上市。
直到今年半年報預告發(fā)出后,外界對其恢復上市重燃信心、7月7日,鹽湖股份披露2021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xiàn)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長44.69%-59.15%。
根據(jù)公告,經歷破產重整后,鹽湖股份重新聚焦化肥及鋰業(yè)兩大主業(yè),經營平穩(wěn)。作為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碳酸鋰價格自2020年8月以來持續(xù)上漲,公司的碳酸鋰業(yè)務迎來重大機遇期。
受8月10日股價暴漲,Wind測算融通增祥三個月8月10日凈值估值或為1.3729元/份,漲14.77%。
資金回流分歧加大,再演中芯國際邏輯?
恢復上市后的個股出現(xiàn)暴漲并不鮮見,往后能否維持高位甚至有所突破是個謎。有分析指,該股行情雖不能與鋰電甚至新能源車的投資邏輯相提并論,但其目前存在吸虹效應,未來資金是否回流原位存疑。
有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鋰電等吸金賽道在周一已經出現(xiàn)資金退潮的跡象,不排除是在為鹽湖股份的上市首日準備“子彈”,“但部分撤離的資金會在今天繼續(xù)補倉原賽道個股,等待回調機遇。”認為鹽湖股份的吸虹效應恰是吸金賽道是否還強勢的試金石。
“邏輯上跟去年中芯國際A股上市相似,彼時(7月份)的芯片、半導體整體估值已經很貴了,其上市首日暴漲走出單邊行情,相關芯片半導體板塊日內并無太多漲幅,隨后便出現(xiàn)了資金分流,中芯國際上市即最高價,此后一路下殺,波及行業(yè)也階段性走弱。”某券商基金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8月10日,鹽湖股份單日暴漲,鹽湖提鋰概念爆發(fā),但同時,已在此前跌勢不小的鋰電電解液、鋰電正極、磷酸鐵鋰電池指數(shù)等均出現(xiàn)下跌,動力電池也日內跌超1.5%。其行情的演繹與之前中芯國際A股上市首日非常相似。
更有公募基金經理表示,鹽湖股份的暴漲或將對寧茅概念不利,“新能源車整體漲幅偏大,上漲時間較長,換手偏高,交易擁擠,鹽湖復牌對應情緒高點。”而且認為鹽湖提鋰質量、成本都存疑,面臨不確定性。“目前主流還是鋰礦石,資源并不稀缺,即便提煉出來也需要提純,否則只能用于工業(yè)級添加劑使用,而非用于電池級,因為純度不高。”
可見,鹽湖股份恢復上市首日暴漲是否將成為本輪寧茅概念股行情的拐點備受關注,至少從業(yè)界關注資金投向的角度來看,前期撤離的資金是否還沖向原位分歧較大,畢竟對寧茅概念股的預期和景氣度來說是確定的,但估值確實已不低。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